培养礼仪专业人才 促进礼仪文明发展
网站
首页
资讯
资讯  | 政策
通知  | 培训
礼仪
商务  | 服务
政务  | 社交
素质
素质  | 能力
技能  | 职业
修养
道德  | 文化
行为  | 形象
形象
品味  | 款式
材质  | 场合
教育
开班  | 感言
交流  | 各地
师资
师资  | 专家
礼仪  | 项目
服务
培训  | 参训
表格  | 报名
咨询
联系  | 关于
免责  | 在线
通知公告: ·实用书写等级考试报名启动 ·礼赢商运 共创未来---全国第二期商务礼仪讲师孵化营(成都站)圆满结业 ·全国礼仪师资班(成都特训班)成功举办! ·全国第96期礼仪师资班北京成功举办! ·全国第95期礼仪师资班北京成功举办! 快速通道:  专家委员证书查询
快速搜索
修养 当前位置:礼仪专业人才培训网 
道德素质
文化素质
行为素质 >>
形象素质
 
 

  行为素质  ■

同学间借东西 打声招呼爱惜用

来源:北京晨报  作者:  


学生具有良好的交往礼仪不仅有利于交往的畅通,也体现着自身的文化修养。日常生活中,需要使用别人物品应该征得主人允许,这是学生学习如何待人接物的重要环节,是发展学生社会技能的重要任务。通过一件件小事,应该善于发展良好的交往能力,培养自身礼貌的行为习惯。

    记者调查 不说就借损伤友谊

    《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规定:未经允许不进入他人房间、不动用他人物品、不看他人信件和日记。类似的条款在很多学校规章制度中较为常见,但一些学生对此并不重视,有时甚至认为朋友之间可以不分彼此。

    初中学生黄宁表示:“现在学生中手机的普及率挺高的,我的新手机买了不到两天就被同学拿走了,虽然他把他的手机留给我,说是换两天使使就还,但从心里我并不愿意。”如果说中学生对这样的基本礼仪还不了解的话,大学中却也同样存在着不打招呼就使用别人物品的问题。一位重点高校的学生崔佳告诉记者:“寝室中某位同学买了电脑,有时候就成了公用的,室友们有时问都不问就随手把机器打开,走时又不关机。这种行为非常令人反感。我觉得使用这样贵重的物品应该事先征得主人的同意,更何况电脑中有很多贵重的资料或者一些隐秘的文件,同学间应该彼此尊重,不能随意使用他人物品。”

    专家观点 礼数在先体现尊重(孙云晓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

    使用他人物品要事先征求主人的意见,经过允许才能够顺理成章地使用,否则不仅丢失了基本的礼貌,也会损害彼此之间的关系。看似简单,但这个道理确是我们平时做事的一项基本规则,忽略掉这些规则,也等于忽略了他人的感受。

    清代的《弟子规》明确地告诉世人“不商量就拿叫做偷”。虽然今天我们不能一概而论,但不打招呼就随意使用他人物品却是非常不礼貌的行为。北京人讲求“礼数”,进房间前要先敲门,即使是空屋子,我们也应该遵循这样的程序,以免给人唐突的感觉,造成不必要的误会。这个“礼数”体现的就是一种做事为人的规则。 

    同学之间的友谊需要互相包容、细心经营。使用同学的物品,应该礼貌对待,征求了主人的意见,会让对方有受到尊重的感受;相反莽撞行事,不仅导致误会产生,也会令彼此的关系变得淡漠。因此,同学间应该提倡尊重他人,养成良好的交往习惯。注重礼仪文明培养,是保障彼此关系和谐健康发展的基础。

    礼仪样板

    使用他人物品应该征求主人的同意,同学间即使关系亲密,也应该事先打好招呼,不要想当然地认为关系好就随意动用他人物品。 

    在学校应该爱护设施,对公共财产有责任保护。在未经得允许的条件下,不可使用校内设施,以免造成损坏。 

    同学间使用他人贵重物品,如手机、电脑等,要格外爱护。借用物品提前约定好时间,定期归还。(记者 张涛)


合作机构
济南培训中心 安徽司仪管理中心 成都培训中心 草石轩实用书写 佛山培训中心 南宁形象培训中心 宿迁培训中心 南京培训中心 长春培训中心
昆明培训中心 浙江管理中心 徐州培训中心 呼和浩特培训中心 汕头培训中心 岳阳培训中心
友情链接
中国智慧工程研究 专业人才教育工作 师资培训博客 师资培训微博 中国文明网 新华网 凤凰网 素质网
 
版权所有:礼仪专业人才培训网
礼仪培训师资培训,金正昆讲座,李燕杰讲座,素质教育提升培训,形象设计管理训练 北京高端师资金正昆李燕杰
Copyright (c) www.alscm.cn/ All rights reserved.   ICP备案:京ICP备12023558号-3
地址:北京市复兴门内大街45号  邮编:100801  技术支持:爱建网
电话:86-10-13366923819  传真:  E-mail:zyrc6868@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