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公告: | 快速通道: | 专家委员证书查询 |
|
礼仪 | 当前位置:礼仪专业人才培训网 |
|
旅游服务中应明确德和礼的关系
来源: 作者:
介绍:中国是世界闻名的礼仪之邦。“礼仪”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突出精神。我国古代礼仪往往既是祭祀鬼神的仪式,又是人们的行为规范,几乎涵盖了我国传统文化的全部内容。
中国是世界闻名的礼仪之邦。“礼仪”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突出精神。我国古代礼仪往往既是祭祀鬼神的仪式,又是人们的行为规范,几乎涵盖了我国传统文化的全部内容。 西方礼仪的形成经历了复杂的历史过程,它源于宗教,其包含的文化内容都与宗教信仰有着直接的关系。虽然中外礼仪有着不同的起源,但是,不论在中国还是在西方,礼仪都越来越注重操作性,趋向简单。随着,国际交流的日益频繁,旅游业的蓬勃发展,礼仪越来越成为一种国际文化。 “德”字是个会意字。在甲骨文中,“德”字的左边是“彳”( chì)形符号,它在古文中是表示道路、亦是表示行动的符号,其右边是一只眼睛,眼睛之上是一条垂直线,这是表示目光直射之意。所以这个字的意思是:行动要正,而且“目不斜视”,这就是“德”;在金文中的会意就更加全面了,“目”下面又加了“心”,这就是说:目正、心正才算“德”; 在小篆中,仍然是会意:其右边的上方变成了“直”,“直心”为“德”。从这个字的构型及演变来看,“德”从一开始的“目正、心正、直心”,就已经包含了禁忌,提出了要求,即要遵守一定的思想和行为规范。 “德”的外化即为礼,在心为“德”,发之于心而表现为行为即为“礼”。先秦思想家老子所著的《道德经》一书中有:“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器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其中“道”指自然运行与人世共通的真理;而“德”是是指人世的德性、品行、王道。在当时道与德是两个概念,并无道德一词。“道德”二字连用始于荀子《劝学》篇:“故学至乎礼而止矣,夫是之谓道德之极”。“道德”和“礼”联系在一起了。 道德是一定社会调整人们之间,以及个人和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它分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伦理道德三个方面,以善和恶、正义与非正义、公正与偏私、诚实与伪善等概念来规范着人们的各种行为,调整人们之间的关系。 道德通过各种形式的教育、说服、诱导,以及社会舆论的力量,使人们逐渐形成一定的信念、习惯、传统而发生作用。 礼仪是人类社会为了维系社会的正常生活而共同遵守的最起码的道德行为规范,礼仪与道德有着密切的联系。 在各种各样的礼仪中,礼仪行为常常被认为是道德行为的映射。道德是礼仪的基础,礼仪是道德的表现形式,任何一种礼仪都离不开道德,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见面时的礼节、称呼,会谈时的态度、言辞等等都反映了一个人的道德水准。对此,英国哲学家约翰•洛克有过精彩的论述:“礼仪是在他的一切别种美德之上加上的一层藻饰,使他们对他具有效用,去为他获得一切和他接近的人的尊敬和好感。没有良好的礼仪,其余一切成就就会被人看成骄夸、自负、无用、愚蠢。” 在旅游服务过程中,应明确道德和礼仪的关系,不断提高道德水平。讲究礼仪是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而只有掌握一定的礼仪规范,才能提高职业道德修养。
|
合作机构
|
友情链接
|
![]() |
![]() |
版权所有:礼仪专业人才培训网
礼仪培训师资培训,金正昆讲座,李燕杰讲座,素质教育提升培训,形象设计管理训练 北京高端师资金正昆李燕杰
Copyright (c) www.alscm.cn/ All rights reserved. ICP备案:京ICP备12023558号-3
地址:北京市复兴门内大街45号 邮编:100801 技术支持:爱建网 电话:86-10-13366923819 传真: E-mail:zyrc6868@163.com |